1.玻璃表面張力的物理與工藝意義 玻璃表面張力指玻璃與另一相接觸的相分界面上(一般指空氣),在恒溫、恒容下增加一個單位表面時所做的功,單位為N/m和J/m2.硅酸鹽玻璃的表面張力為(200―380)*10-3N/m.玻璃的表面張力在玻璃的澄清、均化、成型、玻璃液與耐火材料相互作用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2.玻璃表面張力與組成及溫度的關系各種氧化物對玻璃的表面張力有不同的影響,如Al2O3、La2O3、CaO、MgO、能提高表面張力.K2O、PbO、B2O3、Sb2O3等如加入量較大,則能大大降低表面張力.同時,Cr2O3、V2O3、Mo2O3、WO3用量不多時也能降低表面張力.組成氧化物對玻璃熔體與空氣界面上表面張力的影響可分為三類.第"類組成氧化物對表面張力的影響關系,符合加和性法則.第Ⅱ類和第Ⅲ類組成氧化物對熔體的表面張力的關系是組成的復合函數,不符合加和性法則.由于這些組成的吸附作用,表面層的組成與蔣體內的組成是不同的.氰化物如Na2SiF6、Na3AlF6,硫酸鹽如芒硝,氯化物如NaCl等都能顯著地降低玻璃的表面張力,因此,這些化合物的加入,均有利于玻璃的澄清和均化.表面張力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二者幾乎成直線關系,實際上可認為,當溫度提高100℃時表面張力減少1%,然而在表面活性組分及一些游離的氧化物存在的情況下,表面張力能隨溫度升高而稍微增加.3.玻璃的力學...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1
瀏覽次數:226